3DMAKER'S WONDERLAND
  • Home
  • Blog
  • Store
  • Forum
  • Contact

Maker機具自造全記錄

從零開始, 從完全不了解到得心應手,  酸甜苦辣頭皮發麻的設計組裝與操作經驗

機構硬體設計

3/7/2017

0 Comments

 
有著和3DP一樣架構的桌上輕型CNC, 筆者參考許多網路上的開源機型最後決定自行設計機構, 到不是這些已有的設計不好, 主要是這些機型雖然開源, 但機構件大多需要自行找料再加工切割鑽孔很不方便, 既然運作原理和3DP相同, 那何不發揮一下3DP的功能自己設計輸出, 所以有了一號二號機.

Sketchup一直是筆者的好夥伴, 這次的機型也是利用它設計完成, 雖然是簡單的塑膠機構件, 在組裝後一樣能完成各項任務, 也因為是塑膠件, 所以不論是打磨鑽孔都比金屬方便許多, 就算設計錯誤, 修改後重印也能立即使用, 無須因為大小,孔位, 厚薄等因素困擾, 有使用相關軟體的玩家可以嘗試一下.

機構分為 X Y Z 三軸, X軸為龍門架構, Y軸為工作底板, Z軸為垂直升降用來安裝鑽頭或雷射頭等工具(3DP就裝噴頭), 有3DP的玩家應該熟悉這架構(其實一樣), CNC機體以鋁擠為材料做框架, 以列印的機構件連結組裝, 設計時筆者也是修修改改, 在不失精準為前提下, 用最簡單的設計與組裝將機體架構完成.

一號機滾輪型, 以ShapeOko為設計參考, 使用滾輪時問題來了, ShapeOko用的是專用滾輪, 組裝後鋁擠滾輪咬合的緊密度剛好, 而筆者使用的是一般鋁擠(公制)與608軸承, 這樣的方式雖然在3DP上也有, 因為負載較輕問題不大, 若放在CNC的X軸上, 加上Z軸鑽頭重量, 容易導致前傾(重量不均), 有咬合不緊密的問題很困擾, 還好找出關鍵點解決了, 可以正常運作, 缺點是608容易生鏽, 雖不影響工作, 但看著"藍瘦", 所以要以此方案設計的玩家, 可以用塑膠滾輪( 大陸雷雕機都用得那種 )來代替608, 當然也可以選擇Openbuild專用滾輪配合鋁擠溝槽解決咬合的問題, 讓機器更精準穩定.
全機以Nema17四顆42步進馬達帶動皮帶運作, Z軸以光軸配M8牙條控制上下高度, 控制板為Arduino + CNC Shield + A4988, 使用Grbl韌體, 無限位設定, 工作範圍300x200mm 高度100mm.

二號機滑軌光軸型, 這台是以一號機的經驗改良設計的機型, 三軸以滑軌與光軸來設計架構, X軸以滑軌來設計改善了之前困擾, 穩定性非常好, Y軸左右各以二支光軸作為龍門移動, 由於 CNC Shield上有A軸插槽, 因此筆者在Y軸上用二顆馬達(左右各一)控制Y軸運動增加穩定.
全機如上述, 與一號機相同的鋁擠材料(500mm), 有限位設定, 工作範圍 370x280mm(應該可以到400x300)高度100mm.
Picture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Picture

    Maker

    喜愛設計電子小物,機具自造,研究可能,挑戰不可能。

    Archives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January 2017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聯繫:

    提交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Home
  • Blog
  • Store
  • Forum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