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機具自造全記錄
從零開始, 從完全不了解到得心應手, 酸甜苦辣頭皮發麻的設計組裝與操作經驗
![]() 這應該是最關鍵的部份了, 做的好上天堂, 做不好真的"住套房", 進入無限校正循環, 不可不慎. 首先將列印平台(玻璃板)固定好,確認不會移動, 照理說玻璃應該算很平了吧, 不放心還是量一下底板與玻璃板間距, 三軸都一樣就可以, 確認你的列印平台沒有高低差. 1. 噴頭高度校正 確認你的噴頭安裝好沒有鬆動, 噴嘴如有殘膠要清除乾淨, 3D機接上電源及usb連接電腦, 打開安裝好的 Repetier-host, 點擊左上角"連接", 如果一切正常, 亮綠燈(離線紅燈), 點右邊控制區的小房子(home)圖樣, 3D機歸位, 再點上方"打印機設置鈕", 選"打印機形狀"printer type 選 Rostock printer, 初始位置 x:0 y:0 Z:最大, printable radius: 80, Printable hieght: 200, 點擊"OK", 設定完後點擊"斷開". 打開Arduino ide軟體, 點"開啟", 找到下載的韌體 repetier.ino, 在開啟的視窗中點選 configuration.h頁面, 點編輯-->尋找, 尋找 #define Z_MAX_LENGTH , 將後方數字更改為200, 然後上傳. 回到Repetier-host點連接, 點home, 應該可以看到Z軸高度為200, 點Z軸向下, 在接觸到列印板上方一公分處停下, 點Z軸向下1mm, 直到噴嘴接近列印板, 放一張A4厚度的紙張在列印板與噴嘴之間, 調整高度到噴嘴接觸而紙張可以靈活的移動為止, 筆者建議二張的厚度剛好, 這個動作需要反覆直到你滿意, 確定之後看一下右上角的Z軸高度數字, 用200減去這數字, 就是你Z軸實際的高度, 將得到的數字用前面的方式修改後上傳, Z軸高度就完成確認. 2. 三軸調校 三軸應該可以用Repetier-host分辨出各軸, 先調Z軸, 還記得滑台上做記號的限位螺絲嗎? 順時針是升高, 逆時針是降低該軸高度, 調整方式就和噴嘴與列印台間距一樣(不需修改韌體上傳), 調整完後要按一下歸位(HOME)調整才算生效, 一軸一軸調整, 這裡提醒一下, 別太拘泥於要多精準, 方式就如上述, 這裡讓筆者因為計較精準度卡關許久, 只要先能列印, 精準度可以從列印效果判斷修改, 精準度完全確認後就不必每次列印都調整.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Maker喜愛設計電子小物,機具自造,研究可能,挑戰不可能。 Archives
September 2017
|